查看原文
其他

今天起,请叫深圳为“世界一线城市!”

深圳梦 2019-10-07

大家好!

近日又有好消息来分享!


以前,大家经常称深圳为

一线城市

以后,请叫他们

世界一线城市!



11月13日,GaWC发布2018年世界级城市名册

结果显示,深圳首次入围Alpha-级别

成为全球55个世界一线城市之一



什么是GaWC?

GaWC是一个以欧美学者组成的学术机构,发布的这个排名相对比较客观,是世界城市体系研究领域最为重要和权威的报告之一。GaWC的全球城市分级排名是世界上对一二三四线城市最权威的排名。


记者查阅该组织官方网站发现,该机构从1999年开始一共发布了8份研究报告,分别反映了1998年-2018年世界城市体系的变化。GaWC将世界城市分为四个大的等级——Alpha(一线城市)、Beta(二线城市)、Gamma(三线城市)、Sufficiency(自给自足城市,也可以理解为四线城市),而每个大的等级中又区分出多个带加减号(+/-)的次等级。


GaWC用六大“高级生产者服务业机构”在世界各大城市中的分布为指标,对世界城市进行排名。主要包括:银行、保险、法律、咨询管理、广告和会计,关注的是该城市在全球活动中具有的主导作用和带动能力。GaWC评估世界城市的指标并不包括直接的GDP和制造业产值等。




中国Beta-级别以上城市有哪些?

来看看今年的排名情况,首先是Alpha级别。


Alpha++:伦敦、纽约


Alpha+:香港北京、新加坡、上海、悉尼、巴黎、迪拜、东京


Alpha:米兰、芝加哥、莫斯科、多伦多、圣保罗、法兰克福、洛杉矶、马德里、墨西哥城、吉隆坡、首尔、雅加达、孟买、迈阿密、布鲁塞尔、台北广州、布宜诺斯艾利斯、苏黎世、华沙、伊斯坦布尔、曼谷、墨尔本


Alpha-:阿姆斯特丹、斯德哥尔摩、旧金山、新德里、圣地亚哥、约翰内斯堡、都柏林、维也纳、蒙特利尔、里斯本、巴塞罗那、卢森堡市、圣菲波哥大、马尼拉、华盛顿、布拉格、慕尼黑、罗马、利雅得、布达佩斯、休斯顿、深圳


今年全球一线城市的变化在于,香港前进一名入围前三,北京首次进入“四强”。此外,广州从Alpha-升至Alpha;深圳连升两级从Beta升至Alpha-,首次进入世界一线城市行列。


深圳福田CBD市民中心。南方日报记者 鲁力 摄


在Beta级别,中国有13座城市上榜:


Beta+:成都、杭州


Beta:天津、南京、武汉


Beta-:重庆、苏州、大连、厦门、长沙、沈阳、青岛、济南




深圳为何入围世界一线城市?



2016年,

广州首次进入Alpha-级别,

进入了世界一线城市的序列。

深圳则被列入了Beta级。


2018年,

广深双双进入Alpha级别,

跻身55个世界城市行列。

广东“双雄”的排名为何上升得这么迅速呢?


全球化与世界城市研究网络(GaWC)副主任本·德拉德认为,


“基于GaWC的全球城市数据库,对广州在全球经济中的角色进行比较研究发现,相较于除上海外的长三角城市(诸如南京和杭州),珠三角城市有着更高的全球连通性。



深圳为何入围世界一线城市?


说到着更高的全球连通性。我们可以看到深圳的国际航线!深圳定位可是国际交通枢纽哦。


刚刚,据深圳交委透露,深圳又添一条直飞航线!深圳人飞巴黎无需再转机!至此,

深圳可直飞46个国际城市!


我想要带你去浪漫的土耳其

然后一起去东京和巴黎



深圳人!再等等!

不用先去土耳其和东京了

12月21日起我们可以直接飞去巴黎!


木有错!

深圳马上也能直飞巴黎了啊~



12月21日起,海南航空将开通“深圳 = 巴黎”航线,深圳人去巴黎再也不用将时间浪费在转机这件事上!





未去巴黎之前,我们会想着必定要去埃菲尔铁塔、卢浮宫、凯旋门、香榭丽舍大街拍照留念、再好好血拼一番。


但真正到了巴黎,那种舒缓、热情、浪漫的生活状态,才是巴黎之旅的意外收获。



在深圳,你可能已经习惯了见到凌晨四点钟街景的模样、习惯了急匆匆吃个外卖打发一日三餐,习惯了在潮热的亚热带过一个没有雪的冬天和没有雪的圣诞节。


何不犒劳自己,给自己放个长假,去巴黎,在街角静静喝杯咖啡,好好吃一顿法式大餐,在塞纳河畔安静的坐上一会儿。



或是索性约上闺蜜一起去来一个放肆的购物之旅,把平时的精打细算收起来,买一个属于自己的纪念品,只要喜欢就好。


看惯了平时大家匆忙打招呼的样子,你可能会惊讶,巴黎公园里的老奶奶会跟你说一句早上好,公共场合里巴黎绅士会主动问你需不需要帮助,这才是生活本该有的样子。




法国属于申根国家,持有任何申根国家签发的有效期内的申根签证都可以进入法国。



目前法国驻华使馆已在全中国开通15个签证中心,包括北京、广州、成都、上海、沈阳、武汉、济南、重庆、深圳、长沙、杭州、昆明、西安、南京、福州,更便于中国游客递交赴法签证申请。


首航那天你要不要考虑一下成为第一批从深圳直飞巴黎的乘客?


是一线城市,也是宜居城市



一直以来,

大家都以为宜居城市是

水清沙幼、湖光山色的

而像广州、深圳这样的一线城市

生活压力一定很大


这你就想错了!


  • 今年8月,英国《经济学人》智库公布2018年全球宜居城市排名。在该排行榜前100名,有10座中国的宜居城市入榜。包括:香港,台北,苏州,北京、天津、上海、深圳、大连、广州和青岛。


  • 而在今年6月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里,2017年宜居竞争力指数十强依次是香港、无锡、杭州、广州、南通、南京、澳门、镇江、宁波和深圳


深圳如何在宜居指数上一路领跑?


环境


深圳的环境有多赞

小编举几个例子


在深圳,有世界最长的海滨栈道



上个月刚被评为国家森林城市


公园总数近1000个,成为全国公园最多的城市之一



文化


被称为“创客之都”的深圳,一直在补医疗、教育短板上不断发力。


以高等教育为例,深圳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等国内名校共建深圳校区,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全面启动建设,加快推进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等特色学院建设。


未来10年,深圳计划投入超过1500亿元办更多的高水平大学,力争到2025年,深圳的高等学校数量达到20所左右,在校学生超过25万人,成为全国高等教育强市之一。


图为中山大学深圳校区效果图


交通


去年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提出,重点打造广州—深圳等四大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深圳由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升格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


在具体的枢纽定位和布局上,深圳北站、深圳站、福田站、深圳东站等是目前的几大枢纽。而根据《深圳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16—2035)》,深圳境内的综合枢纽将达14个。


充分提升深圳特别是前海在粤港澳大湾区中的区域辐射力,推动形成粤港澳大湾区“1小时交通圈”。(图片来源:南方+)


深圳今年在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上表现尤为突出。从年初至今

深圳地铁建设14条线路齐头并进▼


宝安人民期待的12号线

南山人民期待的13号线

东部人民期待的14号线

龙岗坪山期待的16号线

光明人民期待的6号线支线

……


2018年,深圳轨道交通三期、四期工程共有14条(含延长线,不含4号线北延段)约273公里的在建项目,总投资超过2500亿创下历史新高


预计到2023年,深圳将拥有15条线路,总长570公里。


还有一个好消息是

深圳入选Lonely Planet2019年十佳旅行城市!



近日,Lonely Planet(孤独星球)公布了

2019年世界最佳旅行目的地榜单,

在十大最佳旅行城市榜单中,

深圳赫然排在第二位。



Lonely Planet是全球最具知名度的旅行指南出版商,出版的系列旅行指南素有“旅行圣经”之称。其旗下的旅行专家们每年会发布Best in Travel(最佳旅行)榜单,列出明年最值得去的地方,为全世界旅行者提供下一年旅行计划的灵感。


很多人知道,Lonely Planet代表着一种旅行的选择和品味,文艺、年轻、背包客、自由、流浪……这类词语,是与之相关联的标签。有网友在官方公号文章后留言表示“深圳上榜有点惊喜和意外”,那么我们来看看,深圳是以什么原因进入榜单的呢?



在官方评价中,旅行专家们用了这样一些表述来介绍深圳——“中国最具创新力的城市”“中国的‘硅谷’”“中国最富裕的城市”“设计之都”“有许多新开的设计场馆和创新企业,大批的创意人才涌入”……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评价与深圳近些年来在城市建设中的追求不谋而合。


评价中也提到深圳的历史和发展历程,“深圳在20世纪80年代被设立为经济特区,建立了世界工厂的名声。过去十年中转型成为科技集聚地,汇聚了一些中国最具创新力的企业……也是一个越来越具有创意特色的中心都市。”


在旅行休闲方面,深圳给海外游客带来的体验也呈现一种提升,“曾经,深圳只是一个与旁边的香港相比消费水平较低的享受夜生活的去处,而现在,在深圳也有了独立音乐、酷酷的咖啡馆、一些精酿啤酒酿造商和由废旧厂房改造而成的艺术区。”


Lonely Planet在官网中推荐了深圳众多的游玩“打卡地”,如海上世界艺术中心、华侨城创意园、大芬油画村、观澜版画村、大鹏所城、莲花山公园、东部华侨城、OCT-LOFT爵士音乐节、旧天堂书店、华强北商业街……等等,以及一些电子音乐俱乐部、餐厅和酒吧。


当然还有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
来看看:

 深圳全球城市竞争力中国第一,全球第五!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院)与联合国人居署共同发布《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2018~2019:全球产业链:塑造群网化城市星球》(以下简称报告)。该报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助理、中国社科院-联合国人居署联合课题组首席城市经济学家倪鹏飞教授与联合国人居署、中国社科院-联合国人居署联合课题组首席城市经济学家MarcoKamiya牵头,全球众多城市竞争力专家共同携手,历时整整一年联合完成。报告显示2018年全球城市经济竞争力指数二十强:纽约、洛杉矶、新加坡、伦敦、深圳、圣何塞、慕尼黑、旧金山、东京、休斯顿、香港、达拉斯、上海、广州、首尔、都柏林、迈阿密、波士顿、北京和法兰克福。中国城市竞争力水平整体提升,深圳位居第五,中国第一,香港、上海、广州和北京共5个城市进入前20强,共18个城市进入前100强。


 深圳综合经济竞争力全国第一

9月21日,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6》(以下简称《报告》)在位于深圳市南山区后海的人才公园发布。“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的竞争、合作与发展”为主题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深圳)报告发布会,邀请多位专家学者展开脑力激荡,纵论城市竞争力。


      该《报告》主题是:“40年:城市星火已燎原”。经过课题组的长期研究,按照指标最小化原则,构建了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指数、宜居竞争力指数、可持续竞争力指数,对2017年中国两岸四地294个城市的综合经济竞争力和289个城市的宜居竞争力、可持续竞争力进行了研究。在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报告》回顾40年中国城市崛起的波澜壮阔的宏大历程,解读40年中国城市崛起的“一二三”成功密码,论证40年中国城市崛起的五项标志性理论与现实意义,分析中国城市面临的四项严峻挑战,展望中国城市的美好未来,发现中国改革开放40年最成功的40城市。


      本年度总体报告从城市视角观察中国的经济集聚、人才争夺和产业迁移,有如下新的发现:一是中西部核心城市崛起,南北分化加剧,以东中一体和一网五带为标志的中国经济空间新格局越发凸显;二是中部地区人口持续回流,东中一体趋势加强,“北雁南飞”成为新趋势,城市间人才大战日趋激烈;三是城市群内部和城市群之间发生产业空间重构,东中一体趋势日益加强。


 深圳2017年可持续发展综合排名全国第三


11月7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地球研究院、阿里研究院、社科文献出版社共同在京举办“科学评价可持续发展状况,助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蓝皮书:中国可持续发展评价报告(2018年)》新书发布会,并发布了中国100个大中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数据,其中,深圳位居2017年度可持续发展综合排名第三。

 圳-香港闯入全球“最佳科技集群”前二!


2018年7月10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以下简称“WIPO”)和美国康奈尔大学等机构在纽约发布“2018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国排名第17,首次跻身全球创新指数20强!在全球“最佳科技集群”排名中,中国的深圳-香港地区位居第二。


深圳-香港作为一个科技集群,颇有见识。近期深圳市科技创新委 深圳市财政委关于印发《深圳市“深港创新圈”计划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将进一步扩大“深港创新圈”计划项目类别,且新增类别允许资助资金跨境使用,以促进科研资金便利流动,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产学研融合。包括,香港也宣布投资200亿元财政资金投港深创新及科技园,港交所也打响“新经济”战,香港正在朝科创中心方向发展。未来深港两地,将联系越来越紧密!

深圳梦(微信号ID:SZeverything)合自 GaWC、南方日报等


相关文章

关于深圳的一切,关注深圳城市、精神生长!

我们的使命是:星辰大海,只与梦想者同行!

拥有深圳梦,请关注(微信号ID:SZeverything)

欢迎来稿,合作,畅谈深圳梦,邮箱至:SZeverything@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